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朱怡柯玖富配资
今年暑假期间的河南郑州,热浪翻涌。在“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”宇通客车智能制造车间里,一个年轻的身影忙碌穿梭在工业机器人之间。
“一技在手,就业无忧”,殊不知,这位通过技能改变命运的00后小伙儿周佳鑫,6年前还在读职高,对前途还很迷茫。
如今,他已是一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,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,让他决心要打捞曾和他一样迷茫的学生。
当00后开始站上职业院校讲台,当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冠军转身开始培育新一代工匠,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,周佳鑫的故事无疑是一个生动的缩影,展现着新时代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与担当。
迷茫中的转机:竞赛撬动“命运齿轮”
2016年中考失利后,周佳鑫无奈选择了一所职业高中继续学习,“每天浑浑噩噩”,曾经一度对前途甚是迷茫。2019年,在对口高考时周佳鑫选择了新乡职业技术学院,成为该校智能制造学院的一名新生。
和许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样玖富配资,周佳鑫回忆道:“刚开始我每天过着教室、食堂、宿舍‘三点一线’的生活,感觉有些迷茫,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,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大二下半学期。”
转折就发生在大二下半学期。
周佳鑫说:“我以为我的大学生涯就要这样度过时,此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,我遇到了改变我一生的老师。”
带专业课的尹静文老师发现了周佳鑫在专业技能上的突出潜力,将他选入了学院竞赛集训队,并引导他参加了人生中第一个机器视觉比赛,最终获得了该赛项省赛二等奖。
这个机会像一道光,刺破了周佳鑫过往的迷茫。
有了第一次比赛的经历后,尹静文老师又嘱咐他开始准备国赛。
然而,想要拿到一张参加国赛的入场券并非容易。只有前两名才能参加国赛,而河南省报名的就有70余支参赛队,这意味着他面临更为严酷的选拔赛。
周佳鑫进入到了尹静文老师安排的紧张且周密的训练当中,每天早上7点半到晚上9点半,白天进行技能训练,晚上总结和理论学习。
“日复一日的学习训练,让我和队友拿到了河南省第一名玖富配资,获得了进入国赛的入场券。”周佳鑫欣喜地说。
入场券是拿到了,而一则通知又打乱了他平静的训练,比赛因故延期。“由于时间变化,尹老师又调整了训练计划,将训练内容往细而精的方向进行了调整,就这样一直进行训练,可比赛时间一直遥遥无期。”周佳鑫回忆道。
一边是前途未卜的比赛,一边是现实的就业压力,周佳鑫陷入到矛盾与挣扎之中。“我来自一个农村家庭,家里也需要我就业来缓解压力。我面临着毕业设计、专升本和就业的压力,每天过得十分焦虑,一度想放弃比赛,选择专升本。”周佳鑫说。
此时尹静文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迷茫。“国赛的机会来之不易,已经走到最后一步了,真的甘心放弃吗?”伴随着尹静文老师的疏导,周佳鑫才放下心结继续备赛。
命运的齿轮在2022年8月15日转向了光明。那天,在深圳举办的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——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决赛中,周佳鑫一举夺魁,获得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的第一名。这一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教育部、中华全国总工会、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。
做学生“伯乐”:帮学生改变命运
这场比赛不仅让周佳鑫收获了荣誉,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。
获奖时,周佳鑫已经毕业。“比赛结束后,正好学校有高技能人才招聘计划,我比较喜欢待在熟悉的环境中。”周佳鑫便及时报名参加了招聘,经过面试和技能测试,以及国家给予各类技能冠军的政策优惠,周佳鑫成功留校成为了一名职业院校教师。
从一名学生到一名教师,起初,角色的转变对周佳鑫来说只是一份工作。“可随着给学生上课以及指导学生参加比赛,面对着那一张张不谙世事的面孔,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我,我和他们一样都是带着迷茫来到了这里。”周佳鑫感慨道。
作为曾经蒙受“伯乐之恩”的学生,周佳鑫深知机遇对一个人的重要性。于是,周佳鑫便从自身经历出发,给同学们讲述他的求学经历,让学生们明白技能的重要性。
随着教过的学生越来越多、教龄越来越长,周佳鑫逐渐明白一个道理,“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”。周佳鑫说:“我也要像尹老师一样,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命运。”这个想法激励着他不断努力前进。
在教学中,周佳鑫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,将竞赛的打分机制、新功率、新标准、新技能、新要求等全部融入课堂教学。“学生们的理论水平普遍偏差,但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,所以我要多给他们实操的机会。”周佳鑫说。
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周佳鑫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。他在两周的课程中安排了七次实操考试,以考试驱动学生学习。“一次做不好没关系,还有下次机会,七次机会总能让他们掌握技能。”周佳鑫解释道。
通过这些方法,学生们的技能熟练度和记忆性得到了显著提升,就业情况也十分可观。在周佳鑫带的第二届学生聂灿林看来,他是一位既严格又温柔,特别注重细节且善于启发学生的老师。
“周老师指导我参加过一次国赛,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。”聂灿林很是自豪。
聂灿林认为,周佳鑫身上有两点特别值得自己学习,第一是对事情极致的认真,第二是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。聂灿林说,哪怕是重复练过很多遍的,周佳鑫每次都会重新梳理思路,他那种“不敷衍、不偷懒”的态度,让人明白“做好一件事,靠的是把每个细节做到位”。
从迷茫的职高学生到高职学生到全国冠军,再到深受学生喜爱的00后教师,周佳鑫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“一技在手,就业无忧”的真谛。周佳鑫认为,“只要我们怀揣梦想,脚踏实地,努力学习技能,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,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梦想。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玖富配资
资生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